- 正文
【www.51haojuzi.com--春节短信】
用鸟抒情的诗句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2、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送上人》
3、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渡黄河》
4、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鲁连台》
5、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
6、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秋风引》
7、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蒿里行》
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9、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杂诗三首》
10、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落日怅望》
11、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绝句二首》
12、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南归阻雪》
1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秋思》
14、野戍孤烟起,春山百鸟啼。——《至老子庙》
15、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春宿左省》
16、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遣兴三首》
17、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三五七言》
18、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
19、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
20、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二首》
21、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宿龙兴寺》
2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
23、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渡青草湖》
24、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落日怅望》
25、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别宋常侍》
26、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章台夜思》
27、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绝句二首》
28、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
29、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30、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
3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
3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33、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九章哀郢》
34、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蝶恋花·春景》
35、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彭蠡湖晚归》
36、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南中咏雁诗》
37、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菱荇鹅儿水》
38、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赠白马王彪》
3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40、喧啾百鸟群句子大全,忽见孤凤凰。——《听颖师弹琴》
41、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饮酒·其四》
42、阴阴夏木啭黄鹂。——《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43、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夕次盱眙县》
44、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重别周尚书》
45、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送春》
46、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湖上》
47、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西溪》
48、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江夏别宋之悌》
49、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题扬州禅智寺》
50、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归雁》
51、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寄左省杜拾遗》
52、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南中咏雁诗》
5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
54、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江宿》
55、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春雁》
56、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早雁》
5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58、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新凉》
5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村居》
60、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早雁》。
61、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闺怨》
62、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春日醉起言志》
63、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
64、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春雁》
6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
66、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蜀道难》
6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68、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游湖》
69、有鸟西南飞,熠熠似苍鹰。——《别诗三首·其一》
70、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梦游天姥吟留别》
71、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羌村三首·其一》
7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73、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行即兴》
74、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望月有感》
75、听春鸟于春朝,闻秋虫于秋夜。——《释疾文·悲夫》
76、入春解作千般主,拂曙能先百鸟啼。——《听百舌鸟》
77、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
78、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滁州西涧》
79、云开孤鸟出,浪起白鸥沉。——《留别卢玄休归荆门》
8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